匯改下一步:下半年人民幣波幅有望擴至3% 本文來源于:證券日報-資本證券網(wǎng) 發(fā)布時間:2015-7-21 自2005年7月21日宣布人民幣實行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(jié)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,并一次性升值2.1%后,時至今日,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剛好走過了十個年頭。十年間,人民幣由過去的單邊升值實現(xiàn)了如今的雙向波動。同時,中國正在適時地推進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。昨日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,這將有助于匯率市場供求關系得到更加真實的體現(xiàn),同時,為了進一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,年內有必要將匯率波幅區(qū)間擴至3%。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昨日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過去十年,我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成績顯著。首先,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實現(xiàn)了大幅度的提高,人民幣匯率波動區(qū)間從過去的0.3%擴至2%。其次,人民幣匯率由過去的單邊升值轉向雙向波動,隨著匯率彈性的不斷增加,人民幣匯率市場更多的反映出市場供求關系。第三,人民幣不再簡單盯住美元,并且隨著人民幣逐步與多數(shù)貨幣實現(xiàn)直接兌換,人民幣已經初步實現(xiàn)了參考一攬子貨幣。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昨日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十年匯改使得人民幣匯率越來越多的由供求關系來決定。 值得注意的是,中國正在適時地推進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此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會議上表示,目前中國僅有少量資本專案不可兌換,在吸取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后,中國已不再追求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,而是改為推動實現(xiàn)有管理的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。 對此,民生證券固定收益研究負責人李奇霖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我國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內容,是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關鍵步驟,是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實現(xiàn)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可以充分發(fā)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,加快與國際經濟接軌的步伐。 宗良認為,過去的匯率水平主要受到經常項目的影響,如今人民幣匯率將逐步由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共同決定,并且通過市場化的措施來加強監(jiān)管,有助于為企業(yè)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匯率環(huán)境。 隨著經濟規(guī)模的日益擴大,中國成為最大貿易國后經濟地位漸高,同時,人民幣在201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評審時有望被納入特別提款權(SDR)貨幣籃子,這將進一步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以及擴大人民幣的使用范圍。 專家普遍認為,央行在下半年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幅至3%是大概率事件。 李奇霖認為,下半年將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(qū)間從目前上下2%擴大至上下3%是有可能的,因為人民幣匯率必須更加靈活、更有彈性,反映市場供求平衡,才能有效地促進SDR合理價值的形成。 連平也認為,下半年擴大匯率波幅至3%的可能性很大,這是匯改下一步重要的步驟之一。如果匯率不進一步擴大波幅,仍然停留在比較窄的波動范圍內,那么,匯率市場的供求關系將很難在市場有一個充分的發(fā)揮和體現(xiàn)。 |
上一條:國家信息中心報告:全年經濟增速將在7%左右[ 2015-7-20 ] 下一條:張高麗:確保實現(xiàn)“一帶一路”建設良好開局[ 2015-7-22 ] |